從 7 日正式開市后的 " 逆勢下跌 ",到 8 日中午收盤跌超 8%,繼而帶動創業板集體下挫跌超 4%,失守 2800 點," 寧王 " ——寧德時代無疑成為了虎年 A 股的 " 第一痛 "。
" 上午收跌 8.88%,下午收跌 6.66%,寧王這是在給股民傳遞什么秘密信號嗎?" 有 A 股股民不禁高呼道。
功夫汽車看到,寧德時代自去年 12 月 3 日沖到其 52 周最高位 692 元以來,至今股價已跌近 23%。而 2 月 8 日上午收跌的 8.88%,也是寧德時代自去年 12 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屢創新高的新能源車銷量。作為當下全球動力電池供應的頭部玩家,面對新能源車市場愈發高漲的熱情,寧德時代似乎并沒有在資本市場上獲得相應的增長。
尤其寧德時代在春節前夕發布的 2021 年業績預增公告中稱,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為 140 億元至 165 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 150.75% 至 195.52%。這意味著,在原材料不斷漲價的形勢下,寧德時代去年仍獲取了預增上限近兩倍的凈利潤。
那么,為何在新能源車市場前景看好,公司業績盈利大增之下,市場仍然無法給予 " 寧王 " 一個 " 開門紅 "?這背后交織的因素,或許值得我們思考。
誰在 " 逃離 " 寧德時代?
如果寧德時代昨天錯過股市 " 開門紅 " 只是一時的 " 失意 ",那么今天上午收盤時的幾近跌停,則多少看著像是有點 " 情緒失控 "。

雖然午后隨著百億資金的進場后,寧德時代的跌幅有所收窄,但接連兩天的下滑著實讓行業以及資本市場對這家全球電池龍頭捏了一把冷汗。
從去年 A 股 " 最賺錢的股票 " 到今年以來讓人 " 最揪心的股票 "," 寧王 " 近段時間以來的表現的確讓人失望。特別是在國內新能源車銷量一路猛漲的背景下,寧德時代為何 " 背道而馳 " 讓人疑惑。
事實上,從消息的基本面上看,目前唯一能讓寧德時代股價波動的,就只有最近幾家新能源車企集體漲價的消息。

這說明上游鋰電材料漲價已經傳導到終端汽車廠了,但落實到消費者手上的漲幅也不過為 3% 左右。相信對于目前價格集中在 20 萬 -40 萬元左右的車型來說,對這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影響并不會太大。
這幾天隨著 1 月新能源車銷量數據的出爐,相信有關此方面的疑慮也會進一步被打消,寧德時代等相關企業會走出新一輪行情。
除此之外,也有分析指出,寧德時代今天大跌的另一個原因是網傳的 " 寧德時代正在美國向專業機構求助,咨詢其被美國制裁的可能性 " 相關消息。

對于此消息,寧德時代方面也第一時間作出了回應:" 關于網傳我司向美機構咨詢被制裁可能性一事為不實信息。"
綜上,寧德時代這兩天的下跌,更大程度上是市場負面情緒進一步擴大的原因,與寧德時代目前的經營并沒太多關聯。在功夫汽車看來,雖然這當中有一部分是此前高估值回調的原因,但即便當中有一定的泡沫,這也不能說明寧德時代不是一家好公司。
當然,突破萬億市值之后的寧德時代,要維持其新能源賽道龍頭的地位,也要極力思考如何在競爭愈發激烈的 2022 年,講述更多的 " 好故事 "。
" 寧王 " 的 2022,龍頭地位可保嗎?
事實上,今年一眾新能源車企的資本市場開局都并不太順利。但寧德時代于春節前夕交出的那份 " 遠超預期 " 的年報預告,我們仍然能窺見這家電池巨頭出色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以及巨大的業績增長潛力。
這份業績預告中顯示,寧德去年三季度凈利 32.67 億元,據此計算,四季度的凈利預計 62.49 億元 -87.49 億元,環比增長 91%-167%。這在其他電池企業紛紛頂不住原材料漲價而有所虧損之際,寧德時代這一逆勢飛漲的利潤可謂讓人眼前一亮。

而且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作為寧德時代的大客戶,在其去年四季度產量大幅上漲之際,寧德時代的同期凈利潤仍能有如此大幅度的增長,這說明了寧德時代不僅降本了,利潤還增加了。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寧德時代無論對產業鏈上游以及下游仍有著強大的控制力和話語權,賺的完全是市場規模的錢,這無疑是一家好公司的最佳例證。
2 月 7 日,韓國市場研究機構 SNE 發布的最新統計顯示,2021 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 296.8 GWh,同比實現翻番。其中,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 96.7 GWh,市場占有率為 32.6%,相比 2020 年提升了 8 個百分點。
不過,踏入 2022 年之后,寧德時代要想穩住全球霸主的地位,難度也將越來越大。
因為在 SNE 發布的這份榜單中,像比亞迪、中創新航與國軒高科等這樣的中國二線企業地位同樣在快速提升;再如長城汽車旗下的蜂巢能源去年更以 430% 的增速躋身全球第 10。

與此同時,緊隨寧德時代其后的 LG 能源也在奮起力追。此前通用汽車宣布將和 LG 新能源計劃合資建立第四家電池工廠,以應對北美市場未來快速提升的電池需求。
此外,諸如豐田在去年年底拋出的野心龐大電動化計劃,也將為松下等日本電池企業帶來大量訂單,寧德時代可謂 " 腹背受敵 "。
寧德時代自然也不甘落后,一邊在擴大產能的同時,一邊也在為公司未來的業務開拓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例如布局換電業務,意在成為眾多車企背后做電池資產管理的核心存在。
堂主曰
去年踏入萬億市值之后的寧德時代,資本市場一直喋喋不休的是 " 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泡沫?"
事實上,這一問題即便對于剛剛邁入三萬億市值的蘋果來說,也常被提及。
然而,蘋果如今已被人們普遍認為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相信這對曾毓群來說,萬億市值之后的寧德時代,也面臨著如何實現從一家好公司到一家偉大的公司轉型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