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在停車場、馬路上,亦或是在大型商場,傳統的BBA已經不再奪人眼球,反而是紅旗、高合、小鵬這些來自中國的品牌更能吸引注意。
曾經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們還不曾擁有真正的汽車工業,哪怕是供應老百姓出行的公交車也是從戰場上繳獲過來戰利品改造而來。而當時,美國早已成為了“車輪上的國家”。在短短的幾十年后,整個汽車工業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如今,中國汽車業不僅從體量上超越美國,還連續十余年成為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而且,在2021年,中國汽車工業更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績,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汽車出口量。哥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看到這樣一組數據:中國在2021年首次實現汽車出口量突破200萬輛,達到了201.5萬輛。這其中,乘用車達到了161.4萬輛。
在哥看來,拋開某些車企掌門人的“全球夢”不談,很多汽車品牌走出國門其實是存在一定客觀因素的。咱們的汽車市場從2016年開始增速放緩,到2018年出現了首次新車銷量下滑,2019年下滑趨勢更加明顯……雖然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恢復了增長,但整體增長率已經大不如從前。這說明啥?說明了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從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換購的比例開始不斷攀升,而新購的比例開始逐漸下降。不過,汽車可不像是手機一樣,兩年換一部甚至一年換一部。這種大件兒想換新的,還真得慎慎,一方面是都想加錢換更好的;另一方面則是某些舊車的殘值確實能讓人心頭一震。
既然國內市場不好賣,那就轉戰國外唄。不過,在哥看來,這些品牌如果把車賣到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是經濟嚴重欠發達的國家,那不叫本事。但要是在發達國家能賣出去車,那才叫真本事,真有實力!
你還別說,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確實有大批量的新車出口到發達國家。這其中,新能源的出口表現尤為突出。去年新能源汽車共計出口31萬輛,其主要出口市場是比利時、英國、德國等國家。嘿!不賴嘛。要知道,這些國家可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而且像德國和英國,汽車工業已經達到了高度發達的地步,尤其是德國,那可是汽車的發祥地??!
具體來看,像是紅旗、小鵬、長城等品牌,都紛紛投入了歐洲市場。這里尤其要說一下長城,去年長城不僅僅實現了14.28萬輛的海外銷售數據,更是在德國慕尼黑建立了歐洲總部!啥汽車工業大國?我就在你家院里建起總部,就問你怕不怕!此外,長城還在歐洲發布了劍指豪華與新能源市場的歐洲戰略,并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摩卡PHEV、歐拉好貓等車型在歐洲落地。
說道出口,就不得不提奇瑞。這家伙已經連續19年斬獲中國汽車品牌出口量第一的成績。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奇瑞給出了出口26.92萬輛,同比勁增136.3%的成績,并再一次創下了中國汽車品牌出口銷量的新紀錄。當然,奇瑞目前的主要市場是在南美和東歐等發展中國家。不過,在去年4月,奇瑞國際公司總經理張貴兵在一次公開發言中提到:奇瑞未來要進軍歐美市場。而在去年廣州車展期間亮相的OMODA 5很有可能就是奇瑞進軍歐美市場的首款車。哥這個推理可不是沒有依據,畢竟在OMODA 5亮相的時候,其在宣傳的時候首次提到了車輛滿足歐盟碰撞標準E-NCAP和澳洲碰撞標準A-NCAP。試想一下,如果奇瑞若是不想用這款車進軍歐美市場,為啥要做E-NCAP和A-NCAP的碰撞呢?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美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初期總能看到德國汽車工業的影子,日本汽車工業發展初期總能看到美國汽車工業的影子……過去的100多年內,全球汽車工業不斷上演著后來者模仿先行者,進而挑戰先行者的劇本?,F如今,這個劇本已經傳到了中國手中。而中國汽車工業也早已脫離了“粗制濫造”、“山寨”的帽子,相信在未來,挑戰汽車工業先行者的這個劇本,一定會被國人越演越好!